舆情监测项目招标评分

舆情监测项目招标评分

一、项目背景介绍
二、招标评分标准
1. 技术方案(权重40%)
1.1 技术方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(权重20%)
1.2 技术实施方案的创新性(权重10%)
1.3 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(权重10%)
2. 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(权重30%)
2.1 数据源的广泛性和有效性(权重15%)
2.2 数据质量控制能力(权重10%)
2.3 数据仓库和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力(权重5%)
3. 报告呈现与分析能力(权重20%)
3.1 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(权重10%)
3.2 分析结果的深度和洞察力(权重10%)
4. 服务支持和售后保障(权重10%)
4.1 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(权重5%)
4.2 技术支持和培训能力(权重3%)
4.3 投诉处理和售后服务质量(权重2%)
三、评分细则
1. 每个评分标准根据权重进行加权计算
2. 每个评分标准按照优秀、良好、一般三个档次进行评分
3. 根据评分细则,将各个标准的得分加总,得出最后的综合评分
四、其他要求
1. 评审专家须具备相关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
2. 招标方需提供详细的技术要求和项目需求
3. 评审过程需公开透明,评审结果一经确认即对所有供应商公布
4. 招标方在评审结束后需与中标方签订合同
五、结语

【一、项目背景介绍】
舆情监测项目是指通过对公众对某个特定事件、主题或品牌的言论、评论等进行采集和分析,提供相关数据和报告,帮助企业或政府及时了解和应对舆论动态,以保护自身权益和形象的项目。

【二、招标评分标准】
1. 技术方案:
1.1 技术方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:评估供应商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否能够满足项目的全部需求,并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。
1.2 技术实施方案的创新性:评估供应商技术方案是否具有创新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。
1.3 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:评估供应商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,包括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深度分析能力。

2. 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:
2.1 数据源的广泛性和有效性:评估供应商数据采集的广度和深度,包括对各类网络媒体、社交媒体等的数据采集能力。
2.2 数据质量控制能力:评估供应商数据质量控制的能力,包括对数据的筛选、清洗和去重等处理过程的能力。
2.3 数据仓库和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力:评估供应商数据仓库和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力,包括对数据存储、查询和分析的支持能力。

3. 报告呈现与分析能力:
3.1 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:评估供应商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包括对数据的分析和总结的准确性和清晰度。
3.2 分析结果的深度和洞察力:评估供应商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洞察的能力,包括对舆情动态的趋势分析和关键信息的把握能力。

4. 服务支持和售后保障:
4.1 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:评估供应商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。
4.2 技术支持和培训能力:评估供应商技术支持和培训能力,包括对项目的后续维护和用户培训等方面的能力。
4.3 投诉处理和售后服务质量:评估供应商投诉处理和售后服务质量,包括对用户反馈问题的及时处理和解决能力。

【三、评分细则】
1. 每个评分标准根据权重进行加权计算,最高分为100分。
2. 每个评分标准按照优秀、良好、一般三个档次进行评分,分别为90分、70分和50分。
3. 根据评分细则,将各个标准的得分加总,得出最后的综合评分,最终评选出中标方。

【四、其他要求】
1. 评审专家须具备相关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,以确保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。
2. 招标方需提供详细的技术要求和项目需求,以便供应商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。
3. 评审过程需公开透明,评审结果一经确认即对所有供应商公布,以保证公平竞争和透明度。
4. 招标方在评审结束后需与中标方签订合同,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,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服务的按时提供。

【五、结语】
本次舆情监测项目招标评分标准细致明确,确保评审过程的公正公平,以选出最适合的中标方,为招标方提供精准和高效的舆情监测服务。同时,供应商也可以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技术方案的调整和完善,提升自身在舆情监测领域的竞争力。

See also  舆情危机应对方法